安徽省宿州市地方志,宿州志(明嘉靖版)。明余鍧、徐世用等纂修。八卷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鍧,江西德兴人, 嘉靖进士,官宿州添注判官。世用字继芳,安徽宿州人。嘉靖举人。宿州志创于明永乐,续修于景泰,皆无存。本志继景泰旧志而作,于嘉靖十六年(1537)成书。约五万六千字。为现存最早一部宿州志。
宿州古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南北交通的要道,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宿州文献的研究较少,本人对宿州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进行研究,以期读者对于宿州的地方史有较多的了解。嘉靖《宿州志》写于1537年秋天(嘉靖十六年仲秋),参加修志的人有宿州添注判官余鍧和乡进士徐世用、张体乾。其中余鍧是江西德兴肯山人。当时他“左迁矣,罪于宿者三年,先是视学北江”①。徐世用,字继芳,是宿州人,嘉靖七年戊子科举人。张体乾,字从易,是嘉靖十三年甲午科举人。修此志的原因是“闻人先生②符移按属辑《南畿通志》,以光圣治,志风阳郡者谬分符于鍧”③。宿州本春秋时宿国地,“取古宿国为名也”④,宿国是“宋人迁宿移入封内,以为附庸,始国于此”。唐元和初始置为州。“宋置保静军,元仍置宿州,属归德府,皇明因之,属凤阳府,领县一”⑤所领县是灵璧县,灵璧本虹县地,古灵璧镇,元祐中升镇为县,属宿州,后来被废掉,元朝又重新设为县,开始属泗州,后来转属于宿州。古往今来,宿州的战略地位都很重要。
光绪《宿州志》之前各版本的存佚概况光绪《宿州志》之前,已知旧志计有永乐、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康熙、乾隆、道光共9种,兹将各本存佚现状及撰修者概况列举如下。永乐本,已佚。纂修者:张敬山(以进士任刑部员外郎,出为宿州知府)。景泰本,已佚。纂修者:黎用显(郡明府)。弘治本,全名直隶凤阳府宿州志,二卷。主修:曾显[1]。今存弘治十二年刻本,天一阁、北京图书馆有藏。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1992年,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胶片本。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国基本古籍库亦有收录。嘉靖本,存。浙江宁波天一阁藏。纂修者:余钅訇(添注判官)[2]。共8卷,体例比较合理,内容依次分地理图、地理志(沿革、郡名、疆域、风俗、形胜、山川、土田、坊乡)、食货志(户口、物产、贡赋、征役、课程、孳牧)、职官志(历任、名宦)、兵志(卫兵、屯田、民兵)、人物志(名贤、勋旧、选举、贞节)、建设志(城池、公署、学校、仓储、铺舍、桥梁。
县志的编纂需要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编者需要确保所记录的信息全面、准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