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地方志,汶川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汶志纪略》,四卷,(清·嘉庆十年)李锡书纂修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李锡书,字见奄,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凡三任其地,卓有政声。所著有河洛图说二种。《汶志纪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关隘。卷二,赋役、权法、学校、祀典。卷三,选举、孝义、风上、山川。卷四,古迹、艺文、土司。此《汶志纪略》体例严谨,叙述简要,十分得体。其记建置沿革尤为详细。谓汶治旧为蜀山氏地,周末时为夷人地。汉属蜀郡。蜀汉置汶山郡。晋郡徙都安,而县废。周置汶川县,仍于县置汶山郡。隋废郡。唐以汶川县属茂州。宋熙宁九年即县置威戎军使,政和六年改延宁军。宣和三年废军为砦。南宋以汶川县属茂州。元开国至元十九(1282)年,以户口稀少,改设巡检司。后复置。明属成都府。宣德间移治寒水驿。清雍正五年(1727)改隶茂州。其引证详博,实胜于州志。其他记述亦翔实可查,允为得体。
汶川县隶茂州,旧无专乘,此乃首创。李锡书任知县后,考察境内风土民情,尝“登岷山,瞒江水”,认为此地“冬宜麦,夏宜谷,山有矿,水有盐。锦则称江,栗亦号海。金流沙底,木拱岩边”,不可无志以载之。遂亲自动手采集史料,然后分门别类加以编募此“志略”四卷,于嘉庆十年(1805)成书付梓。此志分十五门附十三门,约6万余字。以山川关隘、古连艺文和职官选举等门类记载略详。山川中着重记述氓山大江,因其绵延千里,余皆其支脉支流也,关隘、寨堡、桥梁等记之亦详,关寨之道里、设置时代、驻兵、作用等均一一录裁,州境各地溜索之设置方法及过溜技巧等皆详载之,古迹中多记大禹遗迹(即古汶山郡之石组村)、玉皇山、玉液池、筹边楼、临渊亭、娘子岭等名迹胜区,较有史料价值,艺文门即较多收裁关于玉垒山和岷江水的诗文,多为明清人所著,如王元正的《温凉泉铭》,杨慎《祭玉垒王舜卿文》.清知县徐廷王《古墓记》.李锡书《石组山圣母祠碑记》等。最后则详细收载了县境之瓦寺土司索诺木氏(藏族)之历史沿革资料,附以西路五处土司(羌民)之概况及羌、藏人民的生活习俗等资料。
该《汶志纪略》尚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增刻本。
地方志的研究可以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文化遗产。通过对地方志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地方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等问题,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