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地方志,民国《潼南县志》六卷·首一卷王安镇等修,夏璜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王安镇,字级三,四川大邑人,民国三年(1914)由邛崃县征收局长调署潼南县知事。夏璜,潼南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尝官河南新蔡知县,新渑陕煤厘局、新安官矿局总办等。潼南旧为遂宁、蓬溪等县地,民国元年(1911)经遂宁县下三里、蓬溪县下东乡人多次呈请,由四川军政府批准,呈中央核定,方设县治于梓潼镇。初名东安县,民国三年(1914),因与直隶、湖南、广东等省的县名重复,改为潼南县。因此,本县“向无专乘”,仅能从《潼川府志》及遂宁、蓬溪、安岳等县志中查寻有关记载。王安镇一到任便有心创修邑志,政事稍平之时,便特请夏璜及曾任湖北远安县知县、四川省政府秘书的本县人杨澧枬出来总理其事,设馆编纂。除了从遂宁、蓬溪县志中摘录旧事外,又集县中人士若干分头采访,历八月而成书,于民国四年(1915)刊刻印行。此《潼南县志》分十门三十六目附九目,约16万字,艺文门收载最多,约3.5万字。清代以前诗文,多录自《潼川府志》、《遂宁县志》等旧乘。然后再编纂清末及民国初期邑人陈鼒,举人夏璜、夏鹍,拔贡夏光鼎等人的诗文。其他门类以舆地、古迹、建置、人物等记述较详。其中又以新学堂之开办、分布、经费,县属各机构的设立,以及山川、场镇、塘堰等史料较有价值。但也有学者指出此志修纂比较粗疏,例如,宋严禹锡《题定明大像》,此《潼南县志》卷六《艺文志·诗》抄录其文,校之原碑,录文漏掉四句,而原碑就在距县城只有几华里的地方,作者也未实地校核,这种修志的态度实在不可取。(参阅胡昭曦:《巴蜀历史考察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195页。)
该《潼南县志》今存民国四年(1915)刻本。
县志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地方历史的认识。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方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