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地方志, 民国版峨边县志,四卷,李宗煌等修,贾希曾、李仙根纂。李宗煌,四川乐山人,四川法政学堂毕业,民国二年(1913)任峨边厅通判。贾希曾,峨边县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增生,任本县劝学员、师范传习所所长、高等小学校长,李仙根,四川荣县人。
民国三年(1914)峨边改厅为县,此前,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时,通判傅达原(贵阳人)奉檄编纂乡土志,便委厅人王定远、张忠武等人为编辑委员,贾希曾为采访员,着手编纂乡土志,后因事未竟全功。至民国初年,通判王家容(贵州修文县人,光绪十年(1844)举人)应厅议会之请,设局开修厅志,未果。越二年改厅为县,李宗煌再延聘贾希曾为志局采访局长,重举修志事。明年,荣县人杨亶(成都高等学校毕业)来代理县知事,其友人李仙根同赴峨边,便请其襄助编纂志事,历时数月便告成书铅字付印,线装八册。
此峨边县志共分四卷,首一卷;卷一:方舆志;卷二:建置志,食货志,礼俗志;卷三:官员之,乡员志,痒序志,贤能志,风义志,祥异志;卷四:边荒志。卷下共分六十一目。共约12万字,以边荒门为详,约25万字,详细记载了境内彝族人民的历史及当时情形,分黑彝十三支,白彝十二地,内容包括婚丧习俗、语言文字、彝人之风化、居所、夷饷、差役、各支夷人头领、夷地归化等。其次则记述了明清两代及民国初夷地叛乱、械斗、争战等,附以部分奏案资料,有较高史料价值。艺文门约2万字,均系清末民国初的诗文,其中通判张声泰《平治峨边厅道途记》以及部分人物传记较有价值。其他以职官人物略详,多述及平定夷乱事。卷一附刻了峨边户口表、森林表、矿产表、笋林表等,亦颇有价值,因为峨边向以笋子和林木著称,产量高,质地好。山川中详于大渡河、秦水河的记载。峨边素称贫瘠,在人力财力均较缺乏的情形下,该县尚能注意地方文献的保存,亦属难能可贵。
此峨边县志今存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存世。
县志的编纂需要注重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编者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确保编纂的内容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