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广东省惠州市地方志
书名:道光龙门县志
卷数:全十六卷
作者:毓雯修 张维屏纂
版本: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45.26 MB
页码:353双页
自清康熙二十六年成王左续修县志,经162年,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龙门知县毓雯设局重修县志。历经“康乾盛世”,至道光年间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廷已经由盛转衰,日渐没落,不过,当政者依旧没有放弃对文教的重视。
毓雯后来作序时,道出了修志来由。“癸卯(1843)冬,余奉命来宰龙门,赴任时借宿蓼溪李家,偶见书厨中有《龙门县志》,挑灯披阅,乃修自康熙初年,甚陋略无足观。李生铁甫因以重修为请,余诺之,而有志未逮。戊申(1848)冬,铁甫与李次云孝廉,李南山、廖蒙斋明经,李寅阶、谢赉卿学博及邑中诸绅士,复以为请,且捐经费已备,余为申详大府皆报可,遂设局于星冈书院,延新会谭百峰明经与铁甫诸君分任采纂。”
毓雯记述的“蓼溪李家”及“李生铁甫”,指的是龙华绳武围李柱兰,号铁甫,岁贡生,历署南雄学正,永安、海阳教谕,丰顺、信宜训导等职,吟咏著述颇丰,为当时名绅。李柱兰两次提请知县毓雯重修县志,最终如愿以偿。毓雯聘请新会谭锡朋,邑人李柱兰、廖泉、李照祖、李钦、梁廷辉、李梦龄、李铨、谭奏敷、廖炳章等人,分任采访、分纂,番禺进士、值得注意的,番禺人张维屏乃岭南名士,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以诗著称,与黄培芳、谭敬昭号称“粤东三子”,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被称为是鸦片战争中“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
在毓雯的支持下,张维屏带领编撰团队呕心沥血地劳作,经过三年时间,到了清咸丰元年(1851)、武冈县人张经赞任知县时才刻成。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的内容比前志更为丰满,计有图说一卷,舆地二卷,建置四卷,经政一卷,职官表一卷,选举表二卷,宦绩一卷,列传二卷,艺文一卷,事略一卷,总共十六卷。
为了避已故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名讳,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中,关于明代弘治皇帝的内容,比如龙门设县时间明弘治九年,全部改成了“宏治”,实际上原文应该为“弘治”。
清咸丰四年(1854)秋天,多次进攻龙门县城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一举龙门县城,知县乔应庚殉职,兵荒马乱中,《龙门县志》版片多缺,图经全佚。知县朱燮捐俸补刻,李柱兰为之校对,等恢复到清咸丰元年出版的旧貌时,已经是咸丰六年(1856)了。
从1843年请修县志,到1856年补刻校对,前后14年,历经数任知县,经历烽火,见证《龙门县志》风风雨雨的李柱兰在题跋时不无感慨地说,“余惟斯志之修,起丁未,阅五载,费逾二千金,不意竣事未久,板散于贼,又不意散而复完。……斯志之存也,不可谓非邑人志厚幸。”
这本失而复得的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后来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82年5月,该图书馆装订社复印给龙门县,封面呈土黄色,古香古色,十六开线装本,卷首扉页印有篆体“龙门县志”书名,落款“咸丰元年辛亥春刊”。
县志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挖掘出地方文化的商业潜力,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