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县志
六卷(明)吴宗元修,崔桐纂 明嘉靖15年(1536)刻本;明万历增刻本;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抄本;1962年海门县油印本;1984年海门县地方志办公室白话铅印本。宗元,明金溪(今属山西省)人,举人,嘉靖14年来知海门。桐(1478~1556),号东洲,字来凤,邑人。明正德12年(1517)探花,任翰林院编修,曾参加《武宗实录》的编修。有《东洲文集》20卷行世。在修志观点上,崔氏承“志犹史说”,谓“国而弗史,何其为国,邑无志焉非邑焉”。嘉靖15年,崔氏回家省亲,应宗元之邀,以邑人尹玺(寿昌)《成化海门县志》残稿为基础,另行补充材料,并综合归类修订而成该志。卷首为海门县新旧县图,后分10纲:1疆域:沿革、分野、形胜、四至、乡村、街;2山水:山、水、海、运河;3风俗:习尚、时序、吉凶礼;4食货:户口、地亩、财疏(附疏)、赋役、土产;5建置、县治、学宫、兵防、仓、桥梁、祠堂、寺观;6礼制:公议、祀典(附疏)、乡饮酒礼;7官守:县职题名、学职题名、宦迹;8人物:科甲题名、太学生题名、武举、掾秩、荐辟题名、封赠题名、恩荫、义士、孝子、隐逸、节妇;9古迹;寥角嘴、捍海堰、沈公堤、丞相庄、放鹤田、露御夹、吴妃冢、东州河、塞垛、鱼骨桥;10词藻:文、诗。官职记至嘉靖18年。末有宗元嘉靖16年《后序》。此志归类得体,整饬缜密,反映了明代修志的成熟。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海门“滨江负海,系江海之门户”的特色,对当时海门的水患,记述较为详尽,并把它贯穿到每一纲之中,这对研究长江下游的历史变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附前任及时任知县之奏疏,既保留了当时长江沿岸坍塌的资料,言辞又恳切动人,把灾后人民流离失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记事简洁,语言凝重。但书中“掉书袋’及议论太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地方志的编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编纂地方志需要深入调研、广泛征集资料、系统整理信息,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字的精练和表达的准确。地方志的编纂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完成一部内容全面、权威可靠的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