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河北省水利志
书名:光绪畿辅水利议
卷数:全一卷
作者:清 林则徐撰
版本:清光绪3年[1877] 三山林氏的刻本
格式: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28.6 MB
页码:130双页
河北省水利志,畿辅水利议,不分卷。林则徐撰。林则徐(1780-1850),字无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二十五年(1820)出任浙江杭嘉湖道。道光三年(1823)任江苏按察使。十一年擢东河河道总督。次年任江苏巡抚,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均有成效。十七年擢湖广总督。十八年复奏支持黄爵滋严禁吸食鸦片的主张,提出六条禁烟措施,在湖广地区大办开展禁烟运动。旋授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次年正月(1839,2)至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祯协力查禁鸦片,又与水师提督关天培整兵严备,加强海防。从四月起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同时招募水勇,组织团练,多次挫败英军挑衅。又组织人员翻译西方书报,主编《四洲志》,主张仿照西洋船炮,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十二月(1840)授两江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受诬被革职。二十一年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旋即遣戍伊犁,途次奉命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次年工竣,赴戍伊犁。二十五年起复任,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三十年再度任钦差大臣,行至广东潮州病终。著有《云左山房文钞》、《林文忠公政书》等。《畿辅水利议》清刻本。不分卷,前有自作总叙。其后则标题析为十二节。其谓直隶、天津、河间、永平、遵化等府州可作水田之地颇为有余,若行沟洫之法,皆可成为膏腴。以此推行各省,广而大之。因取宋至清诸家水利之说及汉唐各史志传,辑隶成编。综观全书,实以论开河道辟田园为首务,而历代沟洫沿革及治田成效则兼载之。其于诸家之言,亦有笔削。一切皆以经营水利,开垦稻田有益黎庶振兴国家出发。
林则徐为官三十余载,在从政生涯中,治水方面的政绩最为显赫。他关注民生、勘察水情,注重实地考察,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长江、淮河、汉水、黄河直至新疆等地。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亲力亲为的民本主义精神,为林则徐成功编撰《畿辅水利议》一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关于畿辅水利的思想主要见于其编著的《畿辅水利议》一书。
此书现流传最早的版本是光绪丙子年(1876)三山林氏的刻本,书封面写有“畿辅水利议,馆后学张元奇署检”,扉页第一面印有“畿辅水利经进稿,同里后学龚易图题”,扉页第二面印有“光绪丙子三山林氏开雕”字样。该书目次为林则徐国史本传,其次为平江李元度纂的《林文忠公事略》,再次是总叙,总叙后为林则徐门人武昌王家壁撰写的后叙,最后是《畿辅水利议》的正文十二门。每一门中又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林则徐采用史官辑录之法裁缀集句而成的文献,包括历代正史中的列传、食货志、河渠志、地方志书、史学类书、水利专著、康雍乾三代皇帝谕旨、大臣奏疏、大清会典等,资料来源十分丰富,共计有六十余种。第二部分是林则徐的案语,是林则徐对第一部分的点评,也是林则徐对这一门的思考和看法。全书体例简单但简明切要,共计二万四千余字。
林则徐在《畿辅水利议》中指出:“自古致治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盖藏充裕”“首胪水利,利益国计,明当务之急也”“水利兴则余粮亩皆仓庾之积”“水治则田资其利,不治则田被其害,赋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不可失修”“地力必资人力,而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既田畴多一分之利赖”。他提出水利的兴废关乎国家的命运和数千万百姓的生计,“本源中之本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通过此书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上筹国计,下恤民生”基本思想,坚韧不拔的高风亮节和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对我们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治河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今《畿辅水利议》已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静静地摆放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的展馆中。历史虽已落上了尘埃,但我们仍需用心去体会,文物所蕴含的林则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依然具有其时代意义,值得后人尊敬和传承。
地方志的编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编纂地方志需要深入调研、广泛征集资料、系统整理信息,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字的精练和表达的准确。地方志的编纂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完成一部内容全面、权威可靠的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