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民国湖北通志
地区:湖北省地方志
卷数:全书共172卷附首1卷和末1卷
作者:吕调元 刘承恩修 杨承禧纂
版本:民国2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格式:彩色PDF高清电子影印版
册数:8册
大小:2.26G
页数:8114双页
民国湖北通志,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撰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张仲炘,字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昌市)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通政司参议。杨承禧,字致存,江夏(今武汉)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四川候补道。《湖北通志》自嘉庆九年(1804)成书后,兵燹频仍,光绪初巡抚彭祖贤,据武昌柯逢时修志之议,设局续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稿略成,共二百余卷。嗣后总督张之洞续之,因卒未竟。宣统三年(1910),柯逢时复主刊刻志稿。张仲炘正监督存古学堂兼领其事,因辛亥革命中止。民国四年(1915),张仲炘等始搜据旧稿类辑,十年(1921)刻书。此志续嘉庆《湖北通志》而作,共三经其稿。书虽成于民国十年,事迹止于宣统三年,其后事实,概不登载。书分十志,为舆地、建置、经政、学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及杂记,子目五十七。本志大体参用嘉庆旧志,仍以纲挈目。嘉庆志疆域门,此志作舆地门。其藩封不列专类,古迹寺观附入舆地。学校、武备,也系经政之一。此志于经政之外,又于此二者各立专志。祥异为旧志所有,其后学术日新,既有杂记,当以附入。经政志中特创新政一门,艺文志中分列存目一项,凡此种种,皆其义例当商榷者。此书修历三次,编纂者数十人,发帑数十钜万金,延至民国成书,不能毕究义例,贯串事实。原有稿本,笔者如钱桂笙、姚晋圻、杨守敬等,皆一时绩学之士,故其搜采甚详,张仲炘等依类排比,增益其未备。民国以来,各省皆设局修志,而湖北独先告成。是书在近代地志中仍为难能之著。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地方志的编纂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不同地方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通过地方志的编纂和传播,可以展现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地方志也可以促进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