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地方志
书名:嘉庆龙阳县志
卷数:全八卷
作者:清张在田修 游凤藻 陈德沛纂
版本:清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66.08 MB
页码:626双页
地区: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地方志,龙阳县志[清嘉庆版]八卷,清张在田修,游凤藻、陈德沛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在田,字鹤山,山西孟县人,举人,嘉庆十五年(1810)至二十年龙阳知县。凤藻,字丹山,初名新荷,字丹亭,邑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河南登封知县,龙阳书院掌教,著有《周易集钞》、《丹亭时文》。德沛,字霖川,号傅霖,又号作霖,邑人,岁贡生,选用训导。嘉庆龙阳县志上承康熙二十五年(1686)蔡志、乾隆五十九年赵志稿,下续嘉庆近事,始修于嘉庆十四年,历时四载,数易志稿,十八年成书付梓,十九年刊竟行世,记事亦止于是年。嘉庆龙阳县志正文分十二门九十二目,约三十万字,为龙阳(汉寿)五修县志。依次为舆图、建置、食货、学校、秩祀、武备、事纪、职官、选举、政略、列传、艺文。嘉庆龙阳县志记述山川,详于水而略于山。渐沅诸水,由县境会合归入洞庭。其派别分支,固分不容稍忽。而西南多山,如金牛、龙阳、三尖诸山,脉络纷然,率多从简,不无失当。龙阳在两汉为索县,为汉寿,自三国时始易名龙阳。历史悠久,首列县城总图、县治总图、县治水道图、八景图。嘉庆龙阳县志详绘龙阳山川古迹,堤垸乡村,城镇街市名称位置,是研究龙阳古代地理历史的必备图册;山川记县境山岭峰岩,洞溪水河,江湖洲滩,窖口越夹,潭冲港泉百三十余处,有裨于研究汉寿水乡泽国的开发建设;古迹纪龙阳古城,三国李衡宅、唐张旭墨池亭、宋周范龙津书院故址、柳毅井、汛洲古柏、连理木、全牛迹、岩船、笑苔等宅舍堂楼、亭榭阁台圆池三十七处;嘉庆龙阳县志坛庙记屈原三间大夫祠、钓鱼台、(范)蠡山庙,潘坛将军庙、洪占水神庙,有益于修复名胜古迹和文物考古的参考。嘉庆龙阳县志极重堤防,记县北大国堤周迥三万五千八百余丈,约百二十里,上接沅辰诸水,下滨洞庭,并详述该堤自明正统十一年(1446)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历次大小堤围垮塌和修复情况,又记该邑南赶障、龚家垸等九十一处堤垸的方位面积修筑始未及各村积水陂塘二百七十六处,嘉庆龙阳县志对堤垸演变记载之祥,收录之多,居洞庭湖诸邑县志之首,堪称堤垸大全,是研究围湖造田的重要历史参考资料。人物列传附乾隆六十年征苗阵亡兵士名单和嘉庆三年调征“教匪”阵亡官兵名单;艺文书目记晋迄清邑人著作四十三种,均有参考价值。嘉庆龙阳县志体例完备,条分缕析。惜多人撰稿,文笔不一,考证亦有疏漏。有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龙阳县三国吴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唐属朗州。宋属鼎州,大观中改为辰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为龙阳县,五年(1135)移治黄城砦(今汉寿县西),三十年(1160)复还故治,后属常德府。元贞元年(1295)升为龙阳州。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龙阳县,属常德府。1912年改名汉寿县。
县志的编纂是对地方历史的珍贵记录。记录了该县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名人事迹等,为后人了解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