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福建省建瓯市地方志
书名:康熙瓯宁县志
卷数:全十三卷
作者:清邓其文修纂
版本:清康熙三十三年(1704)刻本
格式:据日本藏本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国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52MB
页码:563双页
福建省建瓯市地方志,康熙瓯宁县志十三卷 ((清)邓其文修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其文,号次庐,江西崇仁监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瓯宁知县。是志于康熙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修纂,次年刊行,记事止于三十二年。共十三卷,分十九门三十目,约十八万字。瓯宁自宋治平三年(1066)始置县,仅明初纂一《建宁府建安瓯宁志》,已佚,此外惟此一志。瓯宁县志特立道学统绪一门,收自宋迄明理学、儒行、文粹九人。瓯宁县志艺文一门占全志三分之一,载记述、杂著、题咏凡百十二篇,中有其文自著十二篇,职官、选举、人物三门亦共占全志三分之一,可见其对人文方面的侧重。瓯宁县志有康熙三十三年(1704)刻本。
邓其文字次庐,江西崇仁人。监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授瓯宁县(今建瓯市)知县。是年初夏,建瓯发生洪灾。邓其文在赴任途中闻讯,日夜兼程,见田园成沙泽,沿溪6个城门尽倒塌,官署民房大半倾圮,满目疮痍,立即上 书请求发动捐资抢救,并和建安县同僚及地方人士协力修复,赈济灾民,百姓赖以安居。
邓其文兢兢业业办地方政教事业。瓯宁县儒学原在淝西,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迁到丛桂坊府学故址,因地势低,屡遭水害。邓其文便迁其到故左卫基地,即今建瓯铁井栏总工会址。宋代兴建的建安书院,早已毁没,邓其文将其重建,改称建溪书院。
建瓯西门城外五里亭有座七星桥,始建于宋代,是西郊进城孔道,因年久失修,被水冲垮,泥沙埋没。邓其文为方便乡民来往,曾考索遗基,动工重建。还买得桥西的曲场,建作义冢,为死而无所归依者的坟地。又在城内宣化坊、丰乐叶坊和水吉街三地设置义仓3所,用以储粮备荒。建瓯西域与顺昌接壤的吉阳、小竹、麻溪等地荒僻,人烟稀少,为小盗抢劫隐没之处。邓其文为绥靖地方治安,便采木架屋,募民居住,招商贾,立墟市。自此聚民成村,开发民财,民深感其恩德,称当地为邓兴街文平墟。
瓯宁县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设置,到康熙中期近700年,记载县事都附于府志,未修过县志。邓其文视为缺憾,便致力修志,七年成书。城南桥圮坏已久,邓其文规划重架,却因溪流湍急,一时难以施工。调即待启程,忽闻溺死3人,愧惶不安,引以自责,在修好浮桥后,邓其文才离去。百姓在建溪书院内增建邓公祠(址今建瓯市委车库),以表敬仰之情。
县志的编纂是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传承。通过对地方文化传统的记录和整理,县志体现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意识。